近日,一则新闻引起德合君的注意,一名年过八旬的“水客”老人蔡某年初从香港带了六件毛衣入境,结果被以走私普通货物罪移送检查院审查起诉。
科普
所谓水客”指以赚取“带工费”为目的,逃避海关监管,频繁往来于粤港、粤澳之间,“少量多次”携带受国家管制或应税货物、物品入境的特定群体。
不就是带了6件毛衣怎么就变成走私呢?而且走私普通货物罪的入罪标准不是逃税10万元以上吗?这6件毛衣偷逃的税额只有652.89元,何以定罪为“走私”?原来蔡某在此之前已经累计有过2次被行政处罚的记录,加上这次已经第3次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规定“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也就是说,蔡某被移送检方的主要原因是他触犯了“三次走私”的相关法规。
这让德合君想起了不久前在网上看到一则热帖。一网友9月底去了趟香港,回来的时候携带了5罐3段奶粉被香港检方查出,奶粉全部被没收,还要去落马洲警所缴纳1500元保释金,并要求11月份去香港参加法院开庭。该网友吐槽了道,香港不是号称世界自由贸易港吗?为何搞出一个“奶粉限带令”,奶粉贸易不自由?再者香港是中国的,给予全球170多个国家免签,为何却不对内地免签?
香港因何限购奶粉?
对于香港限购奶粉这个问题,起初德合君也想不通,香港是自由贸易经济,奶粉作为商品肯定是卖得越多越赚钱啊,大陆妈妈赴港购买奶粉明明是商机,为何港府要违反商业规则限购奶粉?如果奶粉供应量不足的话,加大生产或进口的力度不就可以解决了吗?
直到最近几天才知道,原来香港本地是不生产奶粉,售卖的奶粉大都是进口新西兰的,而进口奶粉一般都是有生产配额的。奶源国为了保证质量,一般不会盲目增加产量,所以不是说想加大进口量就能加大的。比如说新西兰作为奶粉出口大国,按世界各地的出生率比例配额生产,假设给予中国内地的奶粉比例是30万吨/年,给予香港的是10万吨/年,一旦内地居民赴港大量抢购奶粉,就会造成香港奶粉货源紧缺,港人购买紧张!还有一个原因是,职业水客以“蚂蚁搬家”的方式走私商品,偷逃税款,造成财政税收损失,对内地诚实守法的经营者带来不正当竞争,危害经济秩序(因为香港施行的是自由贸易政策,大陆采取相对的保护性贸易政策,使得相同商品价格上,香港售价低于大陆,以至于内地对香港商品形成单向热切需求)。此外,职业水客参与人数众多,携带商品数量巨大,“水客”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内地香港之间的正常过境秩序,引发了多层面的社会冲突,和香港民众的强烈不满。这就是为什么要对“奶粉”及其他物品加以限购的原因。
科普
为限制抢购奶粉,适当预留婴儿奶粉给本地居民,香港特区2016年3月1日起实施《 2016年进出口(一般)(修订)规例》,根据该法例,离开香港的16岁以上人士每人每天不得携带总净重超过1.8公斤的婴儿配方奶粉,这相当于普通的两罐900克奶粉,违例者一经定罪,最高可被罚款50万港元及监禁两年。
去香港为何要过关?
还有个问题经常被拿出来质疑的,就是香港明明是中国的,内地居民去香港却整的跟出国一样,不仅要办签证过关,还仅能逗留七天。相对比香港给予全球170多个国家免签入境,而内地居民却没有这个权限,这伤害无法言喻。更有深圳网友吐槽,你在香港,我在深圳,只隔一座桥。你和我都是打工仔,你每月工资两万多港币,我每月两千多人民币,而你的物价比我们还便宜;你拿着香港护照,去140个国家免签证,我拿着中国护照连香港也进不去。为什么要这样?
这是因为中央政府对香港实行一国两制政策,允许香港拥有高度的政治自治权,也就是可以划分自己的的边境,所以进香港叫入境,出香港叫出境,也就需要过关了。这里要特别解释说明的一点是,内地居民通往香港需要通行证和签注是中央规定的,各类证件也都是内地政府批出的,内地是香港唯一没有入境决定权的地区(也就是限制你入境是大陆爸爸规定的,港府没有这个权限。除非上了香港的入境黑名单)。内地政府这一举措主要是为了限制内地人大量涌入香港,影响香港正常秩序。因为香港规模有限,无法承受完全放开后带来的大量流动人口。这背后的经济学逻辑是这样子的:内地与香港地理位置相近,当内地14亿人口里相当部分的人基于各种原因要同时涌入一个只有一千平方公里的香港,自然会影响当地的秩序平衡。反之则不然,香港720万人口对内地960万平方公里来说是可以容纳,另外这720万人不存在要同时涌进大陆的冲动。
科普
在民国时期,中国政府与英国人协议,可让中国人无需证件,自由进出香港并自由居住、就业、经商,一如香港出生的居民。当时香港与大陆之间的人民往来,可说是并无边界,而当时香港和广州、甚至广东其他乡镇在各方面的差距仍不存在很大的差距,反而是大陆49年后续渐单方面封闭边境。英国人其实一直遵守此协议至1982年。
香港对内地限购限行无可非议。让德合君痛心的是中国GDP世界排名第二,却生产不出让人放心的婴儿奶粉,尽管报道说国产奶粉99%合格,但仍不能换回1%的信任。对于如何恢复老百姓对国产奶粉的信心,除了要加大力度监督内地奶粉生产企业,政府监管部门是否得提高食品类商品审查标准,保证奶粉质量!